“美丽中国我先行” --陆海共治 绿动海沧
厦门市海沧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建设为目标,创新探索“陆海统筹、产城融合、全民共治”的生态治理模式。
一是陆海统筹守护蔚蓝。实施12亿元海域生态修复工程,马銮湾、鳌冠海域重现生机,中华白海豚观测数量实现翻倍增长。火烧屿观测站发现中华白海豚次数从2020年的24次60头次增加至2024年的33次145头次。创新打造全国首个全电动化智慧港口,自主研发智能码头系统,港区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电动化率达100%。建立“海上环卫”机制,2024年至今清理海漂垃圾5600余吨,近岸海域国控点位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西海域获评省级“美丽海湾”。
二是产城融合绿色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突破50%,海沧台商投资区获市级绿色园区称号。实施“公园城市”建设,2024年新增改造绿地87.4公顷、建成4个口袋公园、拓展城市绿道10公里,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创新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开展生态修复整治,鳌冠海域岸线成为全省第一条生态恢复岸线。全区实现旅游收入80.01亿元,同比增长18.6%。
三是多元共治凝聚合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协同体系。支持企业研发,辖区士兰微电子依托国家级科研载体,推进碳化硅芯片产线低碳工艺研发,累计孵化环保技术专利200余项。强化惠企资金保障,构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链条。培育“环保管家”等志愿队伍,聘请生态环境监督员,开展“净滩行动”“环保公益跑”等主题活动,形成“人人都是生态卫士”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