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展示社会各界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实践行动和丰硕成果,生态环境部于2021年7月9日启动2021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征集。我市东坪山片区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入选生态环境部2021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厦门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努力将“两山论”转化为实践成果,深化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在思明区东坪山片区建成了全省首个近零碳排放示范区。东坪山片区由201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85.4吨(含林业碳汇),到2020年降碳潜力增加值达到105吨,实现由“减碳”到“零碳”再到“增汇”的飞跃。经过环境整治提升,东坪山片区由违法建设杂乱无章、餐饮民宿低端粗放、污水垃圾处理无序的城市“伤疤”,蝶变成人居环境优美、自然生态良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初见成效的城市“绿肺”。
一是“加减乘除”建设低碳优先示范区。提升碳汇做加法。形成多功能、复合型的森林植被体系,有效巩固植被综合碳汇能力,截止目前,东坪山片区林地总面积达550公顷、总蓄积量达5.2万立方米。降低排放做减法。通过处置违建1099栋、违建面积85000多平方米及清理占地面积581126平方米,累计减碳量达 1170 吨;通过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每年减碳量约25吨。协同增效做乘法。优化能源结构、交通结构、产业结构,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通过推广太阳能、高效节能灯及公交车纯电动化,实现年减碳量约78吨。污染防治做除法。推进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实现东坪山雨污全分流、污水全收集;溯源整治污水排放口,东坪山水库、东山水库水质达到Ⅲ类功能区标准;落实工地扬尘管控“五步工作法”,运用走航车“测管联动”,促进参建单位降低工地扬尘;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实现片区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二是“两山转化”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东坪山片区通过生态复绿、生态旅游、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农业等方式,带动片区产业转型升级与乡村振兴,实现生态增值、居民增收、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初步形成绿色、低碳、循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东坪山片区将生态理念充分融入整体提升改造进程,通过发展低碳农业、建设山地生态低碳公园,着力打造更具影响力的特色低碳旅游名片,2020年思明区获评首批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区,让生态产品实现“绿色”经济价值。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