筼筜回响——人海和谐的“厦门实践”观察

发布日期:2024-02-27 16:46 字号:

  筼筜湖是厦门生态环境之变荡开的第一朵涟漪,也是中国在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上走出的关键一步。

  

  从“万顷筼筜水接天,夜来渔火出云烟”的筼筜渔火,到“远看山色美,近闻湖水臭”的筼筜恼火,再到“城市会客厅,厦门新名片”的筼筜灯火,筼筜湖的变化映照着不同年代发展方式的变迁。

  “能不能以局部的破坏来进行另一方面的建设?”“厦门市不能以这种代价来换取其他方面的发展!”1988年3月,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创造性提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筼筜湖综合治理理念,改变了筼筜湖的命运,也改变了厦门的面貌。

  36年来,厦门从筼筜湖综合治理出发,从海域、流域,再到全域,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系统治理、久久为功,以高水平海洋生态修复助力高质量发展,描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卷。岁月悠悠,筼筜湖默默看着一代又一代人将它妆点。人与自然、时间与空间在这里碰撞着,交织出鹭岛变迁的似水流年。

  从“筼筜之殇”到“筼筜之福”

  一个湖是人民之殇还是人民之福?

  筼筜湖的实践为这个问题写下了最好注解。筼筜是一种竹名,港以竹名,遍植筼筜竹的筼筜港曾是厦门岛海产丰富的水域。20世纪70年代围海筑堤,筼筜港变成湖,厦门岛大部分污水直接排入湖内,湖水发黑变臭、污泥淤积、生物绝迹、禽鸟避飞,成为百姓苦不堪言的“筼筜之殇”。

  “治不好筼筜湖,何颜见江东父老?”面对人民群众发出的灵魂之问,厦门市于1984年年底拉开了筼筜湖治理的帷幕。但是,经费不足、入湖污水陡增等因素使得治理工作举步维艰。

  1988年3月30日,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习近平主持召开综合治理筼筜湖专题会议,提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20字方针,打响了筼筜湖治理大硬仗,连续三年每年拿出1000万元,约占当时全市基本建设支出的10%,以空前力度加大投入根治顽疾。

  在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副司长卢丽华看来,筼筜湖的治理理念深刻蕴含着“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的中医整体观。

  “截污处理”,即为湖区治理和改善水质除去“病源”。初期,筼筜湖以“湖水基本不臭”为目标,依法关停、搬迁污染企业,建设厦门第一座污水处理厂,来止断污染源。“清淤筑岸”,即为筼筜湖根治“病灶”。筼筜湖以“截留新增污水,保证防汛排洪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清淤处理后筑岸,堆起湖心岛,修筑生态驳岸,种植红树林,进行生态修复探索和实践。

  “搞活水体”,即为筼筜湖畅通“经脉”。筼筜湖以“晴天污水不入湖,改善水动力,提升水生态系统和城市活力”为目标,建设闸门和外导流堤,利用外海潮汐纳潮入湖清淤筑岸,铺设污水截留管,建成排洪泵站、海水输送管,实施流域范围内雨污分流,开展常态清淤。

  “美化环境”,即通过生态治理调理“气色”。筼筜湖对沿岸进行绿化美化,连通环湖步道,提升片区生态文化建设水平。昔日黑臭的筼筜湖换了新颜,水环境大幅改善,水清岸绿,白鹭飞翔。高质量保护修复带来了高质量发展,如今的筼筜湖片区“腾笼换鸟”,引进大批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企业,已成为厦门标志性的行政、金融、商贸、旅游、居住中心,生态产品价值不断凸显。

  

  而贯穿其中的,则是“依法治湖”这一首要原则,为筼筜湖综合治理保驾护航。1988年9月,厦门市人大通过《关于加速筼筜湖综合整治工作的决议》;1989年11月,厦门市政府颁布《筼筜湖管理办法》;1992年9月,厦门市政府颁布新的《厦门市筼筜湖管理办法》;2020年2月,厦门市人大通过《厦门经济特区筼筜湖区保护办法》。在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洪华生看来,正是当地人大的有力监督和法律法规的有力保障,确保了筼筜湖治理工作持之以恒。

  筼筜湖综合治理为厦门城市治水、生态建设蹚出了路子,唤醒了厦门生态价值观念的觉醒和知行合一的魄力。

  从河湖到海洋

  以筼筜湖为原点,厦门市生态修复逐渐从河湖向海洋拓展。

  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到厦门调研,创造性提出“提升本岛、跨岛发展”战略构想,原则是“四个结合”,即坚持提升本岛与拓展海湾相结合、城市转型与经济转型相结合、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相结合、凸显城市特色与保护海湾生态相结合,为厦门的进一步发展明确方向。

   

  由此开始,厦门海洋生态修复不断拓展,魅力海湾、浪漫海岸、璀璨海岛、湛蓝海水、美丽海洋,一座海洋生态文明之城逐渐崛起。

  打造魅力海湾。自2002年开始,厦门先后开展西海域综合整治工程、五缘湾综合整治与开发工程、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工程、杏林湾综合治理工程、海沧湾海域综合整治与开发工程、马銮湾综合整治与开发工程等综合整治项目,基本构建岸线蜿蜒曲折、尺度多样、湾中有湾、海陆相嵌的魅力海湾格局。

  据厦门市翔安区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周鲁闽介绍,厦门根据海域湾中有湾及水动力较弱的特点,加强海陆统筹,在国内沿海地区率先提出湾区综合整治理念,以湾区综合整治、海堤开口及海域清淤为重点,以增强海湾水体交换能力,增加海湾环境容量,改善海水水质,恢复海洋生态系统功能;同时,提升湾区生态景观,为城市实现拥湾发展创造条件。

  阻隔厦门东、西海域的高集海堤长2212米,在厦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饱含数百万厦门人民感情,但海堤使厦门东、西海域成为半封闭的港湾,造成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每年都要耗费巨资清淤,打开海堤对厦门人民尤其是当年建设者来说心情沉重。

  据厦门市政协原副主席潘世建介绍,经广泛征求意见、科研团队背靠背论证,2010年,厦门市实施了以海堤开口和海域清淤工程为主要措施的水动力恢复工程,先后拆除大嶝海堤和钟宅海堤,完成集杏海堤、高集海堤及马銮海堤开口改造,累计完成清淤量约1.7亿立方米,东海域可向西海域日净输送水7100万立方米,水交换能力提升30%,打通了东、西海域“经脉”,改善了海洋生态廊道,为中华白海豚生存拓展了空间。

  “如今,五缘湾已经从大家不愿意居住的‘风头水尾’,蜕变为宜居宜业的‘风水宝地’。”据厦门市湖里区委常委、副区长王达介绍,通过内湾拆除海堤、退塘清淤,外湾清礁疏浚,修复受损岸线等修复措施,五缘湾海域面积由112公顷增至242公顷,平均水深增加约5.5米,纳潮量增加约500万立方米,生态用地比治理前增加2.3倍,建成的厦门国际游艇汇、帆船港,吸引300多家知名企业落户,五缘湾片区生态修复与综合开发被自然资源部列入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铸就浪漫海岸线。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厦门以沙滩修复及红树林岸线重构为重点,以恢复海岸线的生态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为目标,实施浪漫海岸工程。制定厦门市沙滩保护与修复规划,重点保护基岩、沙质及公众亲海岸线,增加沙滩及红树林等软质岸线比重,有效保护岸线生态与景观资源,提高岸线舒适性,促进岸线可持续利用。

  “我们持续开展沙滩修复工程,对厦门岛东部出现退化的沙滩逐段进行修复,形成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的人造沙滩。通过沙滩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开展,有效维护了沙滩生态系统的健康,为沙滩可持续利用和近岸海域使用功能的提升提供有力保证。同时,加大红树林岸线重构力度,在筼筜湖、大屿岛周边规模种植红树林,结合马銮湾、海沧湾、同安湾等湾区整治和浪漫海岸线二、三期工程,重构红树林生态岸线。”周鲁闽说。

  构建璀璨海岛。海岛犹如洒落在厦门海域的珍珠,厦门市制定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明确“保护为主”原则,按照“一岛一策,逐年修复”的思路,逐步修复海域海岛生态系统,先后实施了猴屿、上屿岛、火烧屿等无居民海岛生态修复工程,并完善海岛交通等基础设施,为发展串岛旅游提供条件。厦门计划每年修复1~2个其他岛屿,让无居民海岛成为厦门海域上闪烁的翡翠珠链。

  还原湛蓝海水。厦门加强陆海统筹,切实减少陆源入海污染物,海域海水水质基本达到功能区水质标准要求。筼筜湖同步推进源头治污和搞活水体,五缘湾湾外疏浚开口、湾内保留湿地,杏林湾保留淡水湿地生态系统等成功做法,实现了海湾生态修复和城市生态功能的有机融合,从根本上保障了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厦门全域海洋生态修复,不是就海而海,或就湾而湾的生态修复,而是为海湾区域生态质量提升、生态韧性增强、生态功能与承载力增加、生态产品与人民福祉增多的海洋生态修复。”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原所长余兴光说。

  从海域到全域

  生态保护修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山体、陆地、河流、海洋之间互相联系、密不可分。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

  从筼筜湖成功治理出发,厦门也开启了从“海域”到“全域”的生态保护修复实践。

   

  据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柯玉宗介绍,厦门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考虑生态系统之间的关联性,一体化推进各类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从山顶到海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山、海、产、城、人”相融共生,深入探索海湾型城市永续发展之钥。

  营城。厦门遵循自然规律,坚持先梳山理水、再造地营城。2014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多规合一”探索,率先画出全域空间规划“一张蓝图”,把城市建设融入自然山水格局中,构建“一屏一湾十廊”生态安全格局和“一岛一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划定生态控制线981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58%,划定陆域生态保护红线204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12%,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84平方公里、占全市海域面积25%,以此合理确定城市发展容量,并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厦门海域功能区划》《厦门滨海岸线保护规划》等,将生态补偿、生态损坏赔偿、增殖放流等措施与重大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相挂钩,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蓝湾。厦门先后对五缘湾、杏林湾、海沧湾、同安湾、马銮湾等重点湾区进行综合整治,修复受损岸线,积极开展海岸带红树林保护和沙滩修复。按照“宜林则林、宜滩则滩”的原则,先后科学选取筼筜湖、海沧湾、同安湾等宜林海域实施红树林修复工程,红树林面积从2000年的32.6公顷提升至2023年的173.9公顷,营造沙滩240万平方米,增强了海岸带生态活力和韧性,为市民增加了更多亲海空间,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打下良好的生态基础。

  绿水。厦门市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以水质提升为目标导向,采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等手段综合打造优美河湖生态系统,流域水质不断提升、水生态持续修复、水环境有效改善。

  碧廊。据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局长蔡伟中介绍,厦门结合山海格局特点,合理规划布局“绿楔”“绿环”“绿道”“绿廊”,将城市各级绿地系统与城市外围森林生态系统等自然生态要素有机连接,全面打造“十大山海通廊”,拓展城市绿地廊道的生态保育功能,促进山、海、城相融相通。以山海健康步道建设为契机,同步开展2600亩森林质量生态修复提升项目,在增加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提升城市景观,实现了生态产品价值的成功转化,森林生态资源得到进一步保护、发展和巩固。

  青山。“厦门按照‘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工程治理、自然恢复、转型利用三种措施,因地制宜、因矿施策,对全市118处废弃矿山实施治理。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废弃矿山地质环境修复率达100%,采用自然恢复方式恢复山林面积424.7亩,通过工程治理方式恢复山林面积4164.6亩,恢复治理的废弃矿山生态环境已与周围山体自然生态有机融合,生物多样性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柯玉宗说。

  36年来,厦门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以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为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生态基底,着力打造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高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密度、财政收入占比等重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以环境优化增长、以发展提升环境”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以实践证明了“碧海银滩也是金山银山。”

  作为一名老海洋人,余兴光回忆说,36年来,厦门实施了几十项遍布全市的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取得了积极成效。在这背后靠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生态为民、生态利民、生态惠民,不因领导换届而转移,不因暂时的经济困难而退却,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人一张蓝图干到底,以更高标准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国家战略,持续发力,为海洋强国和美丽中国建设而奋斗。美丽中国,筼筜回响,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来源:自然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