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1年11月2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发布日期:2021-11-02 15:32 字号: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2021112日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1112日-2021118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7703794(行政服务中心)

传 真:5182651

通信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小学路158号厦门市生态环境局环评处

       邮政编码:361001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厦门生物质资源再生项目一期工程

厦门市东部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内

厦门珉鸿生物质资源有限公司

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有限公司

厦门珉鸿生物质资源有限公司本次厦门生物质资源再生项目一期工程位于厦门市东部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内,项目设计规模为处理400t/d,本期建设一条处理400t/d餐厨垃圾资源化生产线,项目总投资28576.34万元。项目主体工艺拟采用预处理+厌氧消化+沼气发电工艺。预处理分离的粗油脂直接外售,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经净化后配套发电机和余热锅炉,产生的电能发电上网,余热锅炉和蒸汽锅炉为本项目生产工艺提供热源,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分选废物和沼渣送至厦门东部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实现餐厨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目标。

.施工期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施工期间会产生噪声、扬尘、污水及固体废物等污染因素,如未经妥善处理,可能会对周围的居民区和农业生产等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施工期造成的影响是暂时的,工程一结束,影响随之消失。在充分落实本评价提出的各项污染控制措施的前提下,可将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1.施工期废气控制对策措施

1)防尘、抑尘对策措施

合理安排施工作业,在大风天气避免进行场地开挖、搅拌等容易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施工期间,施工场地应设置高度1.8m以上的围挡,并视地方管理要求适当增加。围挡底端应设置防溢座,围挡之间以及围挡与防溢座之间无缝隙。对于特殊地点无法设置围挡、围栏及防溢座的,应设置警示牌。施工期间需使用混凝土时,可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或者进行密闭搅拌并配备防尘除尘装置,不得现场露天搅拌混凝土、消化石灰及拌石灰土等。应尽量采用石材、木制等成品或半成品,实施装配式施工,减少因石材、木制品切割所造成的扬尘污染。施工场地主要干道必须采取沥青覆盖或临时砂石铺盖等硬化措施,并定时清扫和喷洒水,避免施工道路产生扬尘。施工车辆出入现场必须采取冲洗轮胎等措施,防止车辆带泥沙带出现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若在工地内堆置超过一周的,则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防止风蚀起尘及水蚀迁移:覆盖防尘布、防尘网;定期喷洒抑尘剂;定期喷水压尘;其他有效防尘措施。施工过程中使用水泥、石灰、砂石、涂料、铺装材料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应采取如下措施之一:密闭存储、设置围挡或堆砌围墙、采用防尘布苫盖、其他有效的防尘措施。施工运送建筑沙石料或固体弃土石时,装运车辆不得超载或装载太满,以防止土石料泄漏;在大风时,车辆应进行覆盖或喷淋处理,以免砂土在道路上洒落;对于无法及时清运的渣土要经常洒水;施工期间,应在工地建筑结构脚手架外侧设置有效抑尘的密目防尘网(不低于2000 /100cm2)或防尘布。施工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和平整现场、清运残土和垃圾,并进行软硬覆盖。

2)焊接烟尘控制措施

焊接工人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保证焊接质量,避免因返工而增加焊接工作量,连带产生不必要的焊接烟尘。焊接现场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以保持焊接现场的良好的环境空气质量。(3)施工机械、施工车辆燃油尾气控制措施建设单位应加强监督管理,要求施工单位使用性能优良的施工机械和施工车辆,进入施工现场的车辆性能必须符合《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8352.1-2001)、《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V阶段)》(GB14762-2008)、《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阶段)》(GB18352.3-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阶段)》(GB17691-2005)等标准的要求,禁止使用不符合上述性能的施工车辆。

2.施工期废水控制对策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机械清洗废水和少量的土建施工泥浆水,应采取以下的废水防治对策及措施。

1)施工生活污水控制与处理措施

为控制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主要施工居住场所宜租用附近的民房,尽量缩小施工营地的规模。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依托东部固废中心已建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禁止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

2)施工机械、施工车辆清洗废水控制措施

减少清洗废水量措施:加强施工机械的清洗管理,尽量要求活动的施工机械以及施工车辆到附近专业车辆清洗处清洗,固定在现场的施工机械应采用湿抹布擦洗,尽量减少冲洗量,若在现场清洗,应建设简易的临时沉淀池进行处理后回用。清洗废水处理措施:施工机械清洗废水主要含有泥土等悬浮物质(SS),应设置简易的沉淀设施沉淀后回用。施工机械冲洗的含油废水由移动式油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施工场地洒水抑尘。施工材料特别是机械燃料油料等的储存场所不宜设在岸边,以防止泄漏或被暴雨冲刷进入水体而污染水质。

3)施工泥浆水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模板应尽量采用密封性能较好的钢制模板,模板之间的缝隙应进行密封处理,以减少施工泥浆水的产生量。施工期工区内设置了一座的废水沉淀池,机械废水、混凝土拌合排水等生产废水在沉淀池内经充分沉淀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

3.施工期噪声控制对策措施

1)合理安排施工工艺

合理布置施工场地的设备布局选址,特别是产生噪声较大的施工设备工作位置尽量靠场地中间。除特殊建筑项目经管理部门批准外,一般项目夜间不施工。市区的建筑工地强制使用商品混凝土,使用商品混凝土泵时,应使用工地电源,不使用自带发电机,减少噪声源。

2)采取隔声降噪措施

利用工地四周的围墙,将施工机械噪声源与周围环境隔离,使施工噪声控制在隔声构件内,以减小环境噪声污染范围与污染程度。对局部固定使用的高噪声的施工设备采取设置隔声间、隔声罩等措施,在隔声间、隔声罩内衬设吸声材料。对局部临时使用如高噪声的施工设备可采取装配式隔声屏,可达到良好的隔声效果。对产生空气动力性噪声源的施工机械在重点部位采用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扩散消声器、缓冲消声器等消声方法。

3)施工管理

施工应严格遵守建筑工地管理条例和 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规定要求,加强管理,文明施工,禁止抛丢钢材等人为造成的噪声污染。尤其是靠近蒋尾村的施工区,更应注意妥善安排施工时间,中午(12001400)和夜间(2200600)应禁止强噪声机械施工,减轻对周围居民休息生活的干扰影响。并采取有效的防噪措施,把对敏感目标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值。同时,车辆进出施工场地和途经附近有居民区的道路时禁鸣喇叭。

4.施工期固体废物控制对策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设备安装边角料等,建设单位应加强管理,采取以下的对策措施:(1)拆除渣土、建筑垃圾中的碎砂、石、砖、混凝土等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作填埋洼地用,不用的部分可委托当地建筑渣土管理部门统一装运到环卫和城管部门指定地点进行填埋。(2)建筑垃圾中的废钢筋、废纸箱、包装水泥袋、废油漆桶等有用的东西应加以回收利用,避免资源浪费。(3)施工过程产生的不能回收利用的废油漆应收集后,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不得随意丢弃。

4)保护施工现场整齐有序,施工场地的垃圾、杂物要按序堆放和及时清除,并按总平面布置要求在建设期间同步绿化,做到建成投产之时,绿化已有规模。(5)生活垃圾控制: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有机物含量较高,易变质腐臭,招来蚊蝇杂虫,应以专门容器或袋装收集,不允许混入建筑垃圾中,或随意四处扔弃,应纳入环卫部门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进行的有偿服务范围,及时处置。

5.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

根据自然资源损失补偿和受损区域恢复原则,该项目必须采取一定的恢复和补偿措施,以减少环境损失,改善区域环境系统功能。施工期以控制水土流失为主,运营期则应注意绿化补偿。

1)控制水土流失

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对区块施工工地和开采土石方工地采取多种措施,有效控制区域水土流失。要避免在雨季期进行挖土填方作业,减少冲刷的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经常与气象部门联系,尽量避免在雨天施工,应尽量利用现有地形搞好施工场地的排水沟和沉淀井。加强施工管理,做到随挖、随运、随铺、随压,以减少施工阶段的水土流失。在干燥季节施工时应对裸露土壤喷淋,减少土壤风蚀流失污染危害。主体工程完成后,要立即对场区进行绿化。

2)绿化补偿

根据长期的研究成果证明,绿化对改善区域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绿地具有放氧、吸毒、除尘、杀菌、减噪、防止水土流失和美化环境等作用。综上所述,在施工期间,只要建设单位认真落实上述各项环保措施,本项目施工期对环境造成的各种影响将得到有效的控制。

.运营期主要环境问题

1.本项目运营期主要环境问题为:

1)废水:项目运营期间产生的废水主要是:厌氧发酵工艺废水、除臭系统排水、沼气净化系统排水、各类冲洗水、余热锅炉排水、蒸汽锅炉排水、软水制备系统排水、化验室废水、生活污水和食堂污水。(2)废气:本项目运营期间产生的废气主要为餐厨垃圾预处理车间、均质池和沼液储池、污水处理站产生的臭气、沼气发电机废气,蒸汽锅炉废气、食堂烟气及化验室废气,主要污染物为 H2SNH3TSPSO2NOx等。(3)噪声: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空压机、风机、发电机及泵等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机械噪声对厂区周围声环境的影响。(4)固体废物: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有处理过程产生的异物质和沼渣、毛油、沼渣、沼液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沼气脱硫产生的硫膏、废脱硫剂、废离子交换树脂、废机油、废催化剂、化验室废物、废活性炭、厂区产生的生活垃圾以及餐厨垃圾、食堂隔油池油脂等。固体废物如堆存或处置不当可能对区域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5)环境风险事故对厂区周边环境的影响。

2.水污染防治措施

1)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

生产废水:过渡期沼液经厂区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与其他生产废水一并排至东部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处理;远期接入东部固体废物处理中心沼液处理站处理,后续送至翔安污水厂深度处理。生活污水、食堂污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道进入化粪池,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纳入新圩污水处理厂处理。厂区拟建一座容积400m3的事故应急池,可满足本项目渗沥液等高浓度污水暂存量的要求或事故情况下事故废水的贮存。

2)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源头控制:主要包括在工艺、管道、设备、污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事故降到最低程度;分区防控:参照《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2013)的要求,将场地区域划分为非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重点污染防治区,并落实不同防渗分区的防渗技术要求;污染监控:建立地下水污染监控系统,制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科学、合理设置地下水污染监控井,达到及时发现并控制污染的目的;应急响应:建立事故污染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作业,查找污染源,及时处理,将污染控制在最低的限度;坚持可视化原则,输送含有污染物的管道尽可能地上敷设,减少由于埋地管道泄漏而造成的地下水污染。

3.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本工程餐厨垃圾综合处理车间内除臭措施采用以负压收集+化学洗涤+生物滤池+植物液洗涤为核心的两级化学除臭工艺,对臭气的处理效率可达70%左右,除臭系统尾气由一根24m排气筒排放。本项目厌氧过程会产生沼气,工程配套沼气净化系统,采用初级过滤器+湿式脱硫+干式脱硫的处理工艺,此脱硫工艺结合可保证沼气H2S含量<150ppm,脱硫后进入气柜进行储存,而后通过增压风机送入冷干机进行深度脱水,然后输送至沼气发电机利用,设置应急燃烧火炬作为应急措施;采用低氮燃烧技术,沼气内燃机废气经SCR脱硝后由15m高排气筒排放;采用低氮燃烧技术,蒸汽锅炉废气由115.5m高排气筒排放;食堂油烟通过烟气净化器处理后由一根不低于15m高的厨房烟囱排放;化验室废气经通风橱收集后经活性炭吸附后引至屋顶高空排放;(7)餐厨垃圾运输车辆采用专用密闭式垃圾运输车辆;(8)餐厨垃圾处理车间内,垃圾的输送、处理等环节,仅靠收集罩、负压管道,不可避免仍会存在部分恶臭气体逃逸。在除臭间设置植物液汽化装置和储液槽,植物液汽化后,采用正压风机送气方式,经管道向车间内输送雾化植物液,将植物液雾化气弥漫到空气中,通过吸附、反应,达到消除车间空气异味的目的;(9)每天对餐厨垃圾处理车间的餐厨垃圾分拣单元、固液分离输送、处理装置、车间地面进行清洗。(10)进卸料大厅的大门上增设空气幕帘。(11)加强厂内道路、地面和运输车辆的清扫,定期冲洗,保持干净整洁,无垃圾和渗沥液遗洒。(12)以厦门东部三期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项目实施+填埋场全场覆膜的实施作为本项目的区域削减替代源:

4.噪声防治措施

为保证营运期噪声得到有效的控制,应采取以下的噪声防治措施:

1)风机、电动机、各类泵、各类控制阀等选用低噪声型环保设备;(2)对室外风机加装隔音罩,安装进风口和出风口消声器;3)发电机加装隔音罩;(4)对各种泵类采取加装橡胶接头等振动阻尼器,水泵等基础设施减振垫;(5)锅炉房选用隔声、消音性能好的建筑材料;(6)加强管理、机械设备的维护;(7)主厂房合理布置,噪声源相对集中,控制室、操作间采用隔音的建筑结构。在运行管理人员集中的控制室内,设置隔声门窗,以减少噪声对运行人员的影响,使其工作环境达到允许噪声标准;(7)总图合理布局并加强厂区绿化,高噪声设备尽量远离蒋尾村,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8)针对厂区运输车辆所产生的交通噪声,采取限制超载、定期保养车辆、避免厂区禁按喇叭等措施以降低交通噪声。

5.固体废物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预处理车间分选出的杂物(大件杂物、无机杂物、大块和小块异物质、砂料、轻物质)、毛油、沼渣、沼液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硫膏、沼气脱硫产生的废脱硫剂、废离子交换树脂、化验室废物、废活性炭、废机油、废催化剂、厂区产生的生活垃圾以及餐厨垃圾、食堂隔油池油脂等。建设单位应认真落实上述各种固体废物分类处置措施,保证各种固体废物得到有效处置,营运期产生的各种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可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避免项目产生的固废对地下水环境和土壤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6. 公众参与:按照要求开展了公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