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治理见实效 海沧区空气质量保持全市前列

发布日期:2025-07-03 09:49 字号:

  2025年1-5月,海沧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34,全市排名第一,同比改善8.9%。其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分别为28µg/m3、14µg/m3,两项颗粒物在全市六区浓度最低,二氧化氮浓度较去年同比改善20%,改善力度居全市六区之首。

  一、健全制度体系,凝聚联动合力

  建立“主要领导统筹抓总、分管领导牵头推进、业务科室专项落实、全局全员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印发《第一轮守护蓝天百日攻坚专项行动计划》,细化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进度清单,全力推动专项行动落地落实。持续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建设,与漳州台商投资区建立常态化沟通协作平台,围绕跨区域轻微污染天气预警响应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进辖区内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空气质量协同改善。

  二、深化多维防治,协同减排攻坚

  聚焦非道路移动机械、运输车辆等关键领域,完成74台新增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30 台尾气检测及4台老旧机械淘汰替代,从源头把控排放关口。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清洁运输,鼓励企业启用国四及以上排放标准运输车辆、推动大宗散货“公转水”,提升清洁能源运输占比,对码头港区开展24次专项巡查。以科技赋能筑牢工业废气治理防线,督促4家大型燃煤企业强化脱硫脱硝设施日常运维,依托在线监控系统实时抓取废气排放数据,确保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实施“帮扶+执法”模式,为56家涉 VOCs 企业开展“一对一”指导,推动26项问题整改闭环;助力2家重点企业完成工艺提升改造,从生产源头削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同步完成13家加油站、2家油库全覆盖巡查,严防企业“跑冒滴漏”情况的发生,有效遏制无组织排放污染。

  三、聚焦重点区域,强化扬尘防控

  今年以来,通过“双随机”检查与远程视频监控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起“人防+技防”立体监管体系。依托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开展240次抽查,整改问题55条。同时,利用扬尘走航监测技术对辖区重点颗粒物企业实施动态监测,以科技赋能实现扬尘防控的精准施策。全面推进港口设备全电化改造,非液化码头靠泊船只岸电平均使用率提升至56.6%,非道路机械清洁能源化率达64%,港口能源结构实现绿色转型;同时强化港区现场管控,督促企业架设防风抑尘网、配备智能喷淋系统、实施湿法清扫作业,从严监管装卸环节及车辆出入清洗流程,有效控制港口扬尘。

  下一步,海沧区将持续聚焦氮氧化物减排、臭氧防控、扬尘治理三大核心任务,坚持问题导向,持续补短板锻长板,以守护厦门蓝 “西大门” 为己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为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前列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