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盈乡村 | 厦门市同安区汀溪镇顶村村:“百姓富·生态美”的“富美乡村”

发布日期:2021-01-08 16:30 字号:
 

近年来,同安区以“绿盈乡村”建设为抓手,围绕“山更好、水更清、林更优、田更洁、天更蓝、海更净、业更兴、村更美”等八个方面目标,推进村庄在“绿化、绿韵、绿态、绿魂”等方面实现从初级版、中级版到高级版的梯次提升,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和脱贫攻坚相互促进的路子。

 

 


 

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顶村村

 

顶村位于厦门市西北部山区,西北与泉州的南安市、安溪县接壤,是同安区汀溪镇的“后花园”,森林覆盖率达84%以上,水资源充沛。顶村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600多亩天然茭白湿地公园,10000多亩的生态公益林,有天然的美丽山川,原生态的山林、小溪、湿地,闽南特色古民居群,交通便捷,依山傍水,民风淳朴,和谐安详,自然田园与古民居、新村相得益彰,人文景观与深山鸟鸣、潺潺流水相映成趣。

近年来,顶村村创新思路,先行先试,以“一村一品”茭白产业为基石,以“顶上乡村”乡村旅游项目为龙头,以“顶上乡村农家乐专业合作社”为统筹,推动民宿农家乐发展,“以生态带动旅游,以农业促进旅游”,农旅互动走出一条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路子,打造绿色生态产业链,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全体村民共同致富。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顶村围绕产业提质导向、增强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工作目标,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村民增产增收。

 

 

“一村一品” 茭白产业

“一村一品”的茭白产业为基石,通过顶村合作社对四季茭白进行统一包装营销,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茭白产业逐步走向专业化、规模化的品牌之路。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厦门顶上乡村农家乐专业合作社统筹运营,现有民宿35栋,标间236间,农家乐15户,2019年吸引客流 20万人次,合作社营业额达2100万元,增加村收入15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4.6万元,实现了从穷乡僻壤到美丽乡村的精彩蜕变。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顶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主要抓手,扎实推进裸房整治、安全生态水系治理。一是深入开展平改坡及裸房整治。经过反复论证后,明确顶村总任务数56栋,目前已完工,极大改善了村庄面貌。二是开展环境整治行动。坚决落实“一把扫把扫到底”工作机制,并正式移交同安区城建公司,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机制建立,环境卫生整治常态化。三是开源节流保障供水。2016年以来,受益于汀溪镇农村饮水“民生补短板工程”“人饮工程”等民生工程建设工作,顶村村出台补贴政策,鼓励村民挖掘自流井,并进行补贴;选址新建滤池等净水设施,保障饮用水水质;加大清水池容积,保障用水高峰期的水量和水压。出台《顶村村饮用水管理办法》,通过入户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引导村民树立节约用水的思想;采取阶梯水价的方式,提高节水效果;创新运行管理模式,引入市场机制,将所收取费用用于聘请专人对饮用水系统进行管护,达到良性循环。四是治污还洁推动治水。顶村创新原生态科技进行污水处理,设计处理污水的能力为每天20吨:经由污水管道收集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农灌标准。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量,用堆肥方式发酵秸秆、其它农作物地上残余物、杂草和厨馀垃圾,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同时,村内安排工作人员持续加强巡查监管并建立台账,定期对溪流进行排查整治,保障村庄水体清澈、整洁。

 


 

先试先行,助推乡村振兴。一是创新乡村旅游“三统一”模式。顶村村建立起“村党支部、合作社、村民”三者的监督管理架构。村党支部党建引领,成立顶上乡村农家乐专业合作社。全村的旅游资源统一由合作社管理,合作社提质增效;游客统一由合作社分配,统一接待标准,提高游客体验感;收入统一由合作社收取,再统一结算。创新的方式使得顶村旅游越来越规范,收益也越来越好。二是创办乡村振兴简报。2018年顶村乡村振兴工作简报编辑部正式成立。简报围绕顶村的产业项目进展、生态项目进展、乡风文明提升工作、生活富裕落实情况、治理有效工作措施等内容每周一报,使试点示范村先行先试的工作经验及时有效地分享、共享。三是成立乡村振兴培训点。为传承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提升厨师的烹饪技能,助力顶村村旅游产业的振兴,顶村村举办“一村一品”茭白厨师烹饪技能培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多途径组织开展实用技术、生产技能、服务技能等专题培训,推动产业促增收。

 


从默默无闻的贫困村,变成了“村美民富”的“顶级村”,顶村先后荣膺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国家森林村庄”四个“国字号”称号,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富美乡村”。

厦门市同安生态环境局

20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