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6004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5-09-22 16:23 字号:

厦环函〔2025〕103号

答复类别:B类

 

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6004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杨红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厦门市宁静小区建设工作的建议》(第6004号)收悉。该建议由我局主办,市住房和建设局、各区政府协办。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我局高度重视您提出的建议,会同市住房和建设局、各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专题研究,推动落实建议中相关内容,并与您电话沟通办理情况。

二、措施与成效

(一)关于“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的建议

宁静小区试点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局坚持高起点筹划、高标准推进,将宁静小区试点建设纳入厦门市202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市、区分别成立宁静小区试点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实施《厦门市创建宁静小区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宁静小区建设评价标准、工作目标和建设步骤六个区结合各自实际出台配套建设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各试点小区依据评价标准制定完善宁静小区建设实施计划,高起点推进试点建设工作。编制出台《美丽家园住宅区环境保护规范 宁静小区》地方标准,高标准完成全市首批21个不同居住类型宁静小区建设,积极探索了宁静小区建设模式、评价标准、管理路径和职责分工,构建了系统规范的宁静小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了宁静小区建设长效机制。我局将根据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要求,有计划地推进宁静小区建设,并按需做好资金保障。

(二)关于“完善监督评估机制”的建议

坚持内部治理与外部监管相结合,加强多部门协同治理,建立驻区生态环境局牵头,辖区公安、建设、市场监、城管执法等部门联动的噪声治理机制,协同推进宁静小区噪声源治理。持续强化部门噪声监管职责,凝聚创建工作合力,不断提升宁静小区噪声治理水平完善工作协同机制。将物业服务企业配合推进宁静小区创建工作纳入信用评价内容,调动物业服务企业积极性,由“被动参与”转向“主动建设”,提高物业服务水平,提升业主幸福感、获得感。在试点小区内设置噪声监测显示屏,实时公示分贝数据,既让居民直观感受治理成效,又激发了大家共同监督不文明噪声排放行为的积极性,鼓励居民融入建设过程,不断提高社区群众对“宁静小区”建设的参与度和认同度。

(三)关于“推动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建议

各试点小区结合各自建筑布局和周边环境等实际,围绕室内生活噪声公共区域活动噪声、停车场()噪声、周边商家营业噪声等各类噪声源,分类治理,精准施策。建立完善小区居民文明公约、噪声管控制度、商户管理制度、噪声扰民调解机制等噪声管理制度。充分发动小区居民参与噪声治理,构建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维护共享宁静的噪声管理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公众参与治理的积极作用,街道、社区联合物业及业主代表等多方力量,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对商家及小区内装修噪声进行日常巡查,形成多元治理新格局。邀请周边商家签订文明经营倡议书,组织科普培训等方式,构建起多方协同参与的治理格局。动员居民签订“守护宁静、听见美好”倡议书,让宁静小区建设深入人心,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氛围

(四)关于“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的建议

组织召开宁静小区试点建设新闻发布会,邀请厦门日报、海峡导报、人民网等多家媒体进行深入报道,着力提升宁静小区试点建设的公众知晓率和关注度。运用图文、音视频等形式,结合宣传内容和受众特点,线上推出“小分贝”动漫IP形象、设计系列微信表情包,创新构建“E码通”。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查看“宁静小区”相关的法律法规、小区公约、宣传海报、噪声防治小妙招等内容打造试点建设特色宣传品牌充分利用小区公共空间,设置专题展板、报栏、社区电子屏等方式开展线下宣传,构建立体化宣传载体,激发众参与热情。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拓展建设范围

总结推广宁静小区试点建设经验做法,将宁静小区建设纳入我市中长期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生态文明建设内容,推动各区深化宁静小区建设,不断提升宁静小区覆盖范围,并逐步向宁静社区、宁静片区、宁静城区延伸拓展。

(二)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广泛宣传宁静小区建设成效,持续提升宁静小区建设热度,激发全民参与热情。加强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各类责任主体噪声污染防治意识,引导自觉遵守文明公约,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三)进一步凝聚建设合力

建立健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定期开展联合会商、联合帮扶指导,进一步凝聚建设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和小区居民在宁静小区建设工作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完善职责分工,健全宁静小区建设工作机制。

(四)进一步加强工作创新

结合我市宁静小区试点建设工作实践,依托海峡两岸标准共通试点平台,积极邀请台湾专家学者参与噪声污染防治交流协作。在《美丽家园住宅区环境保护规范 宁静小区》标准基础上,推进《海峡两岸共通 宁静小区评估技术指南》编制工作,积极推广厦门宁静小区试点建设经验。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潘飞舟

人:吴  

联系电话:0592-5182352

 

 

厦门市生态环境局

2025年9月17日

 

 

 

 

 

 

 

 

(此件依申请公开)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市政府督查室。